毛利率數字看起來很漂亮,帳上卻總是沒現金?每月都有訂單入帳,但實際財報一出來還是虧損?如果你也有上述類似相同疑惑,別急著怪市場或產品,可能是你還沒真正搞懂「毛利率」與「毛利額」的優先順序。
本文將帶你從基礎財務邏輯出發,解構常見迷思,協助你找到最適合自己品牌的獲利策略!
⭐毛利率是什麼?電商財務結構的第一步!
在電商營運中,常聽到「毛利率」、「毛利額」、「營業費用」、「淨利」等詞彙,但許多新手品牌主對這些數據了解不深,只知道「毛利率越高越好」就等於賺錢,其實這是一個錯誤的迷思。
我們先從最基礎的財務公式「利潤 = 營業額 – 成本」開始說起,之後再進一步拆解:
- 營業成本:進貨成本、物流費、關稅、平台費用等
- 營業費用:廣告支出、人事、倉儲、租金、水電等
再細分就會得出:
- 營業毛利 = 營業額 – 營業成本
- 營業淨利 = 營業毛利 – 營業費用
- 毛利率 =(營業額 – 營業成本)/ 營業收入
- 毛利額 = 營業額 × 毛利率
弄懂上述這些公式之後你就會發現:「營收只是表象,真正決定你賺不賺錢的是毛利額與淨利」!
📌 毛利率高與低代表的意義
毛利率代表的是你的毛利佔整體營收的百分比,計算的方式為營業毛利除以營業收入,以下解釋毛利率高與低代表的意義:
- 高毛利率:營業成本佔比低,代表你的成本運用得宜,通常工廠直營的零售業毛利率都會較高
- 低毛利率:營業成本佔比高,代表成本運用需要優化,可能是進貨成本過高,也有可能是進銷存流程需要優化
⭐ 高毛利率不等於高利潤,別落入新手陷阱!
很多人以為:「我產品毛利率 80%,肯定賺翻了吧?」
實際上的真相是:「沒有營收,再高的毛利率也賺不到錢、也沒辦法擴大商模」!
讓我們看兩個實際案例:
| 品牌 | 營收 | 毛利率 | 毛利額 |
|---|---|---|---|
| A | 5 萬 | 90% | 4.5 萬 |
| B | 30 萬 | 20% | 15 萬 |
從表中可以看到,即使 B 老闆的毛利率較低,但因為營收規模拉得夠大,最終毛利額還是比 A 老闆多,甚至現金流也更健康,市場上更多人用 B 老闆的產品,整體的品牌成長更健康。
📌 電商專家建議「先追求毛利額再優化毛利率」
現在絕大多數的電商專家在幫品牌優化獲利結構時,都是「透過毛利額來優化獲利結構、產生正向循環」,而不是「盯著毛利率想著降低成本」,當你透過行銷手法把營收拉高、提高毛利額後,可以起到以下功效:
- 毛利額會增加
- 現金流更穩定
- 可以談更好的進貨價格、壓低成本,進而優化毛利率
- 可以壓縮廣告單價
- 商品的市佔率更高
- 容易產生好商品一傳十十傳百的效應
當你的品牌開始達到上述的目標後,正向循環的齒輪就悄悄開始轉動了!
⭐ 3 步驟幫品牌打造健康的獲利結構!
對中小型品牌或初創電商來說,若你想要優化整體獲利結構,建議經營順序建議如下:
| 階段 | 行動重點 | 解釋 |
|---|---|---|
| 第一步 | 打造產品力與品牌力 | 讓產品好賣、形象專業,拉高營收規模 |
| 第二步 | 追求毛利額 | 擴大行銷預算以提升營收,持續累積獲利空間 |
| 第三步 | 優化毛利率 | 從源頭降低成本、優化物流、提升單價或轉換率 |
電商老闆們一定要謹記,好的產品、好的服務內容才是獲利、站穩市場的關鍵,切忌在消費者認識到你的好商品之前,就先急著壓低成本、拚高毛利率,這樣反而犧牲掉消費者體驗、產品品質、未來發展空間!
⭐ 成本分類不清,毛利額、毛利率數據都不可考!
當然,想要優化毛利額、優化毛利率,你還必須要搞懂每一條公式背後代表的真正意義,任一個名詞解釋沒弄懂,很有機會誤判毛利,導致誤判。
以我們輔助品牌成長的經驗來看,其實有非常多品牌會誤把行銷折扣、廣告費當作營業成本,造成錯誤的財務分析,甚至誤判某個商品是虧本銷售。
舉例來說:
- 活動折扣 100 元:
- ❌ 錯誤做法:直接加進商品成本 → 毛利看起來被壓低
- ✅ 正確做法:列入「營業費用」→ 毛利數據更精準
| 成本類型 | 成本分類 |
|---|---|
| 進貨成本、關稅、物流 | 營業成本 |
| 折扣活動、廣告費、人事費用 | 營業費用 |
👉 成本與費用分類若搞錯,整份報表都會歪掉,毛利額、毛利率數據都會不准卻,最終導致後續策略完全失焦!
⭐ 結論:賺錢的關鍵是拉高「毛利額」,而不是追求「毛利率」
優化毛利率是一定要做的,但在優化毛利率之前,你更應該先關注在毛利額,也就是實際進帳多少錢,有了毛利額,才有本錢去優化毛利率、才有本錢放大商業規模!
以下是本篇文章的 3 大重點觀念,幫你快速複習:
| 重點觀念 | 說明 |
|---|---|
| 高毛利率不等於賺錢 | 營收低無法擴大商模 |
| 成本分類要正確 | 搞錯分類會導致數據錯誤再導致誤判 |
| 獲利結構優化順序很重要 | 先營收 → 再毛利額 → 最後毛利率 |
✅ 最後給品牌經營者的建議
在 AI、短影音、跨境電商百花齊放的現在,品牌若還停留在只看「毛利率高不高」的階段,已經無法應對激烈競爭的市場。真正的獲利策略,是看懂數據背後的邏輯,調整優化順序、建立良性循環。
還是不懂該從哪一步開始優化品牌的獲利結構嗎?私訊我們,帶你得到更好的獲利結構!
» 更多推薦:
鑽石等級怎麼看?鑽石 4C、GIA 證書鑑定內容和辨別真偽方式一次看!
2025 上班族穿搭懶人包|3 個穿搭技巧、5 大穿搭單品組合和 J&L Jewelry 推薦飾品報你知!
